白露:雨霁云开,否极泰来。
第二天9.4惊喜看到樟树又长新叶了,四天前还是郁结的芽孢。每一次郁结,意味着重生。
很喜欢秋瑾的《咏琴志感》:世俗惟趋利,人谁是赏音?若无子期耳,总负伯牙心。
今天,重点探讨两个问题:
1、秋瑾是一块暖玉还是冷玉?
秋瑾《致琴文书》:“于时世而行古道,处冷地而举热肠。必知音之难遇,更同调而无人。”注定其知音难遇,尽管瑾遇到珵妹、季芝、阙生、琴文、芝英、自华、小淑、默君、天华、锡麟等人,或志向不一,或知音凋零。故诗中挥之不去:“世俗惟趋利,人孰是赏音”。如《残菊》:残菊犹能傲霜雪,休将白眼向人看。《菊》:夭桃枉自多含妒,真奈黄花耐晚风。
秋心凄冷,同样仗义疏财、与人方便。除了琴文伯母,再如《独对次清明韵》:愁城十丈坚难破,清酒三杯醉不辞。喜散奁资夸任侠,好吟词赋作书痴。
2、她渴望子期耳还是伯牙心?
在书中,她得到屈原等古人回应,扮演“子期耳”角色;在现实中,“莽红尘,何处觅知音”,扮演“伯牙心”角色。如《季芝姊以诗相慰次韵答之》:已拼此身填恨海,愁城何日破重围。《丑奴儿·望家书未至》:困人天气日徘徊……盼煞音书雁不来。《清明怀友》:年年乏伴徒呼负,几度临风忆季芝?
《致琴文书》后赋诗《赠琴文伯母》:萍踪聚首亦前缘,一见蒙垂格外怜。她只能一切随缘。再如《咏春梅》:淡妆别具好丰神,小谪瑶台悟夙因。《挽故人陈阙生》:三生石上有前缘,相见相亲两意怜。好不容易找到知音阙生,偏偏她命丧天涯。可是谁又能不死?
一百年后,瑾也西去,秋天,雁又南归。
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
白露日总不忘《诗经·蒹葭》:追求美好往往不遂人意,但向往美好三千年未改。七年前今天(2015.9.7)小樟离开军营,告别军旅。军旅不时翻阅两本书:古代军旅诗词和革命年代军旅诗词。学生年代埋下古诗文种子,在军旅沃土得以萌芽。五年后,对军旅诗词喜爱之情也不曾减退。早上走在水杉林下,自然而然地蹦出卢纶《和张仆射塞下曲·其二》:
林暗草惊风,将军夜引弓。
平明寻白羽,没在石棱中。
军旅那时,冬天的夜晚也常忆起卢纶《和张仆射塞下曲·其三》:
月黑雁飞高,单于夜遁逃。
欲将轻骑逐,大雪满弓刀。
在北国的军营常常和战友哼起同一首歌,离开后也和辛弃疾做同一个梦:沙场秋点兵;军鞋军袜丢了,想起李白《塞下曲六首·其一》:晓战闻金鼓,宵眠抱玉鞍;遇到棘手问题,会细细品味粟裕《沁园春·淮海战役》:作战方针,攻城打援……
毕业前党支部会议,陈师姐(一位老兵)一句赠言久久难忘:厉兵牧马、明月天涯。最近看《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》,垂泪体会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。
最喜欢家国情怀的古文,如:诸葛亮《出师表》、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、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、马一孚《大不自多》,字字铭记,注定相伴终身。
古文与生命联系: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,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”之理想;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之途径;“一桥飞架南北,天堑化通途”之结果。
2019年白露:蒹葭苍苍习坎洋洋9.8
今天是白露,首先感谢夏至对处暑篇深层学习的反馈:什么是“深层学习”和“底层思维”?小樟给出自己的理解。但如何跨越深层学习的障碍?所以今日想分享:蒹葭苍苍,习坎洋洋!为什么习坎?珍惜!
“坎”是易经八卦之一,代表“水”,也有坎坷之意。“习坎”是学习水跨越坎坷。小樟昨日看了兰迪波什《最后的演讲》:一位蛮声海外的教授在胰腺癌确诊仅剩6个月生命之际,用幽默和热情做了一场关于如何实现梦想和启发梦想的演讲。他说:“砖墙存在是有原因的,不是为了阻挡我们,而是给我们一次机会,表明我们是多么想得到某个东西!”小樟最大的收获是“珍惜”二字:珍惜亲人,因为有人陪伴;珍惜批评,因为有人在乎;珍惜烦恼,因为它是智慧;珍惜难受,因为它是上坡;珍惜砖墙,因为它是机会!
为珍惜坎坷,积攒生命的力量!